后期制作
电影完工后,演员回家,但制片人的工作仍在继续。后期制作(Postproduction)进行的时间长短不一,不过一般是28~32周时间或更长。一开始导演雇来的剪辑师会承担大部分工作。 一般来说导演和剪辑师之后制片厂介入就常常会产生争论摩擦。这时候制片人就要来区分创作和影片的资金考虑并找到一个双方满意的折中。
制片人可能参与导演、剪辑甚至一些合成工作,但大体来说,导演,剪辑,合成师是主要的。如果有需要,制片人可以继续提供帮助或剪辑中的建议。如果制片人没被要求参与,他必须暂时避开给其他3人创作空间。当最终版完成时,制片人才最后走进来审视“自己的”片子。
整个后期过程中,制片人都必须牢牢把握预算。虽然后期预算已经在计划内,但后期的费用很可能超出,如果不仔细处理。在今天的主流工作室,后期的花费一般都超过1百万美金。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剪辑师合成师的费用日益增长。因为一般都只有3个人(或4个加制片人的话)在做这个阶段工作,因此时间需要更多。但时间并不是预算超标的主要原因。在今天,剪辑师和合成师被看作是在最后阶段能够赋予影片生命的人,因此他们已经比从前的要价高出了很多。制片人必须仔细把握这个支出并且及时通知工作室。
宣传与发行
一旦影片完工,发行(DistributionandAdvertising)的任务艰巨。由于某些因素,电影发行一直是制片人较难有效介入的一个领域。制片人的观点往往不能很好的传达给发行商。制片人能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诚恳。因为制片人对自己影片的了解远多于市场代理。这样,才有望提供一种更有效的销售模式。 工作室通常有许多部影片同时制作,即使在完工之后想要得到支持也很困难。即使是一部很棒的影片,没人知道也白搭。一个好制片人应该竭尽全力让他们的片子得到正确的推广。参与发行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制片人在此又成为一个纽带,连接制作影片的人和市场发行人。
主流电影发行方跟影片收入分账。工作室通常和主流院线及独立私人院线协商分账。一般来说都是工作室拿90%,院线拿剩下的10%。
逐渐的院线的利润在增加同时工作室收入也在增长。在发行的初步,剧院之间会以档期和放映时段来竞争。那些认为火爆的影片将会大量发行并且在全国各影院最好时段上映以得到最到利润。
一个与制片人息息相关并越显重要的洽谈方面就是电影的“周边”。这些周边包括所有从T恤、书、玩具、唱片、明信片、玩偶到游戏。制片人与这些发行商的协商能够更长远的增加一部成功影片的收益。
一个想要协助市场推广的制片人,广告宣传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制片人对宣传策略了解的越多就能做得越到位。跟所有事情一样,越积极越有闯劲的制片人才能在市场推广上取得好成绩。从推广初始到广告策略,制片人应该一直对影片所吸引的观众群有很清晰认识。
她应该是最了解影片的人,同时也是最希望带来最高回报的人。只要记住这些,影片的宣传就能够有一个更针对的策略,也就能节约时间金钱。另一方面,一个制片人必须尝试找到一个方法打通各社会阶层;越多人进电影院越好。决定怎样宣传必须有一个最精准有利的计划。
跟影片的其他方面一样,工作室同样会给一个宣传的最后期限。不幸的是,这样的期限给修改带来很大困难。有许多例子就是广告预告片都已经打出来了但是制片人已经没有机会修改了。制片人必须在期限内全程监督宣传制作,这样才能在期限结束前避免修改。最后一个制片人必须非常注意的领域就是影片的海外发行。在近些年,海外收入(北美以外地区)已经占到了影片总利润的50%以上。
海外发行商在电影开拍前就有可能对制片人来说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发行商会预付给制片人一部分资金来取得发行权。发行商在电影完工后也可以垫款。但无论哪种情形,制片人都可以用这笔钱来支援影片,然后发行商可以从制片人的利润中得到补偿。
海外发行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递增的经济来源。无论是独立制片人还是具备工作室背景的,都应该尽可能的扩充海外支援,但是必须注意要与各国的发行商单独打交道。这看似是一种无休止的工作,但各国都有他们各自的发行方式和利润分成,因此必须是个别对待。如果正确处理那么海外发行收入很可能占影片总收入的大半。
某人总结:制片人是冒险者,抓住一个想法,运作,并说服其他人跟从。制片人是电影工业的基石。他们可以来自任何地方并且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训练来参与这场游戏(除开社会活动能力)。
他们永远在思索尝试卖出产品,并永远在寻找那个能够引起共鸣的好题材。许多制片人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都是从做助手开始,其他的来自各个职业,比如导演,演员,管理,法律等。还有一些只是从进入这个行业的一个简单想法开始,他们的经济来源可能是家庭或其他。
但不管怎样,作为一个制片人意味着你必须自信,坚持并愿意全身心投入你的项目。制片人是最初开始并完全收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