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蓝光光盘(Blu-ray Disc)时间:2015-04-03
简 称:BD 2008年2月19日下午5时,东芝公司在日本东京浜松町的本社大楼39层召开新闻发布会,东芝社长西田厚聪在各界媒体前宣布,东芝旗下的HD DVD产品将从3月末正式退出次世代DVD格式竞争。伴随着此次发表,索尼的蓝光在事实上已经实现了次世代DVD格式的天下一统。Blu-ray的命名是来自其采用的雷射波长405纳米(nm),刚好是光谱之中的蓝光,因而得名。(DVD采用650nm波长的红光读写器,CD则是采用780nm波长)。 蓝光光碟联盟原本准备在2006年1月的消费电子展上发布产品,后来在研发蓝光的技术过程中,索尼公司认为有必要采取一些额外的措施来配合,于是宣布推迟PLAYSTATION 3的发布日期到2006年11月。蓝光光碟联盟相关成员也相应的将采用蓝光技术相关产品的发布日期推迟到2006年6月。 一个单层的蓝光光碟的容量为25或是27GB,足够烧录一个长达4小时的高解析影片。双层可达到46或54GB,足够烧录一个长达8小时的高解析影片。而容量为100或200GB的,分别是4层及8层。 在目前的研究表示,TDK已经宣布研发出4层、容量为100GB的光碟了。 蓝光光盘是由SONY及松下电器等企业组成的“蓝光光盘联盟”(Blu-ray Disc Association:BDA)策划的次世代光盘规格,并以SONY为首于2006年开始全面推动相关产品。 蓝光光盘的命名是由于其采用波长405纳米(nm)的蓝色激光光束来进行读写操作(DVD采用650纳米波长的红光读写器,CD则是采用780纳米波长)。蓝光光盘的英文名称不使用“Blue-ray”的原因,是“Blue-ray Disc”这个词在欧美地区流于通俗、口语化,并具有说明性意义,于是不能构成注册商标申请的许可,因此蓝光光盘联盟去掉英文字e来完成商标注册。 2008年2月19日,随着HD DVD领导者东芝宣布在3月底退出所有HD DVD相关业务,持续多年的下一代光盘格式之争正式划上句号,最终由SONY主导的蓝光光盘胜出。
更多关于: 1、基本简介 可以点击这里去看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