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西宫》
出品年代:1996年
出品公司:亚马逊娱乐有限公司
编剧:王小波、张元
导演:张元
主演:司汗、胡军、赵薇剧情:本片改编自王小波剧本《东宫西宫》。《东宫西宫》指的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两侧的公共厕所,一个同性恋者们交往的地方。电影情节围绕一名警察和一个青年作家之间展开,这个作家曾经被警察逮捕过。北京,某公园(可能是“东宫”或者“西宫”),夜。这个公园是同性恋幽会的场所。公园派出所的警察小史在值夜班无聊寂寞时,就要到公园里抓一个同性恋来审一审,让他们交待自己的“活动”,以此消闲解闷。那个晚上他似乎是有意地逮住了阿兰,而阿兰也似乎期待着被捕。事情过去很久后,阿兰寄给小史一本书,扉页上印着:“献给我的爱人”……
背景:1991年,一个以健康研究为名的搜捕行动在北京同性恋圈中展开,执行者是北京东郊民巷派出所的警察。50多名同性恋者被捉拿,审问,采血,问卷调查。这起被“第六代导演”张元称为“荒唐透顶”的事件促成了中国大陆第一部同性恋电影《东宫西宫》的问世。张元最初的设想是要拍一部类似以往作品的纪实电影,对同性恋群落的原生状态作一次全景式的描绘。这个意图也体现在片名上面:北京同性恋者的语汇中,“东宫”、“西宫”指的是两处著名的同性恋聚会场所——天安门东西两侧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内的公厕。这个题目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同性恋亚文化的“公厕特性”。然而,作家王小波参与编剧后,全景图变成了“二人转”:警察与同性恋者,审问和坦白,较量和交流。观察的探针不只触到社会层面,更深入人物的心理层面。张元过去的作品往往被评为“题材上的争议性远远超过其艺术上的成就”,《东宫西宫》有了长足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王小波剧本的文学素质。本片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编剧、摄影大奖。根据王小波的小说改编,讲述一对同性恋者复杂的心路历程,迄今未被准许上映。
《小武》
出品年代:1997年
出品公司:香港胡同制作公司
编剧:贾樟柯
导演:贾樟柯
主演:王宏伟、左百韬
剧情:1997年,山西汾阳。小武是个扒手,自称是干手艺活的。他戴着粗黑框眼镜,寡言,不怎么笑,头时刻歪斜着,舌头总是顶着腮帮。他常常抚摸着石头墙壁,在澡堂里练习卡拉OK,陪歌女枯燥地压马路,与他当时的“同事”大款说几句闲言淡语。他穿着大两号的西装,在大兴土木的小镇上晃来晃去。每当城里风声收紧,小武总是被公安人员第一个看押起来。
背景:这部影片的悄然问世及它此后对中国青年影人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标志性的。导演贾樟柯凭借《小武》在国际影坛一举成名,成为中图青年导演中后来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与其他独立制片人并无二致,走国际融资与发行的道路,基本与本土电影市场不发生任何关系。在国内,《小武》及其他类似的电影作品都是通过录像带或盗版VCD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赵先生》
出品年代:1998年
编剧:述平
导演:吕乐
演员:蒋雯丽、张芝华、陈怡楠
剧情:上海的下岗女工周若敏无意中发现她的教授丈夫赵先生与从前的女学生田静在搞婚外恋。第二天,田静告诉赵先生,她已经怀上了他俩的孩子。赵先生含糊其辞,令田静伤心失望,去医院做人工流产。闻讯赶来的赵先生在手术室外与田静的一位朋友动起手来。赵先生落荒而逃,被卡车撞倒。第二年秋天,已成植物人的赵先生被从医院接回家中。在赵的办公室里,周若敏与田静不期而遇,她们都是来为赵先生整理东西的。这时,桌上的录音电话传出了第三个女人的声音,她是赵先生遇车祸前一刻认识的。
背景:第五代最杰出的摄影师之一吕乐试图通过拍摄处女作《赵先生》,像他的同门师兄张艺谋一样成功转型成电影导演。但这一努力却开未取得太大的成效,虽然本片在瑞士洛加诺电影节获得金奖,不过依然未能摆脱在国内禁映的下场。他执导的第二部电影《小说》据说因为情节晦涩,也处在封存状态中。现在观看本片>>>
《鬼子来了》
出品年代:1999年
编剧:姜文、述平
导演:姜文
演员:姜文、姜鸿波剧情:日本侵华战争中,撤退的中国军队在村民马大三家里留下两个黄麻袋,马大三发现其中装着一个日本鬼子和一个汉奸翻译。6个月过去了,中国军队不见踪影,村民们必须精心地看管住这两个俘虏不让敌人发现,而且还要防止俘虏查觉到情况的变化。村民们要求马大三解决这两个鬼子,但他却下不了手。鬼子向马大三提议,愿意以粮食来换取自由,这可以救济正陷于饥荒中的村民。马大三相信了这个在他家住了多时的鬼子,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一次双方互为友好的宴会在日本兵对村民的大屠杀中结束,村子也被烧成白地。
背景:《鬼子来了》是姜文在成功执导《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后第二部电影作品。影片在题材的深刻性与影像的丰富性上都达到了姜文电影创作的又一个高峰。但他却在未经电影局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将该片送往戛纳电影节参展,并获得了评委会大奖。但迄今为止,《鬼子来了》还只是一声 “狼来了”,始终不见放映的踪影。(未完续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