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
出品年代:1993年
出品单位:北京表情文化有限公司
编剧:宁岱
导演:张元
演员:李茂阶、付德容、李季、李委
剧情:这是发生在北京一个家庭内的真实故事,父亲的长年酗酒导致了这个家庭处于崩溃的边缘。母亲不得不利用业余时间外出教学,以补家用。她竭尽全力维护家庭的完整,但最终失去信心。对两个儿子来说,他们的父亲明显没有给他们做出什么好榜样,而他们对未来盲目的追求也使他们屡受挫折。剧中的主要演员均由故事中的原型扮演。
背景:1996年《儿子》获得鹿特丹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虎大奖与最佳评论奖。
《活着》
出品年代:1994年
编剧:余华
导演:张艺谋
演员:葛优、巩俐
剧情:大少爷徐福贵嗜赌成性,妻子家珍屡劝无效,带着女儿凤霞回娘家。当夜福贵输光全部家产,父亲给他气死。一年后,家珍带着女儿及手抱的男婴有庆回家,福贵痛改前非,走埠演皮影戏谋生。适逢国共内战,福贵先被国民党拉俘当兵,后被俘虏。好不容易获释回乡,庆幸一家团圆,却发现凤霞生病成了哑巴。数年后,大跃进运动及文化大革命先后发生,有庆与风霞亦先后惨死.剩下凤霞难产生下的孙子馒头跟老人家继续活下去。
背景:本片以贴近生活的小人物通俗剧风格,反映数十年来中国老百姓“好死不如赖活”的生活观,对大陆的政治运动荒谬性作出嬉笑怒骂的批判,是罕见的黑色喜剧,在大陆遭禁映。
《邮差》
出品年代:1995年
编剧:何建军
导演:何建军
演员:冯远征、梁丹妮、濮存昕
剧情:北京。某所不大不小的邮局,青年小豆是属于设置各类信筒的外线人员,一天邮局突然将他调回,第五区路段的邮差因违章偷拆人家信而被收审,邮局让他负责接管送信手续。在送信中,他越过了自己的身份与职责,介入了信,也介入了别人的生活。他偷窥,更改,甚至找上门去。于是生活也象一叠信一样被拆开,露出了不同于日常的面目,展现了一系列的秘密:通奸、卖淫、同性恋、吸毒。盖邮戳的场景是影片分段的重复性场景。第一次出现时让你惊诧于这个工作场景的真实的机械,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场景一再反复,盖邮戳的机械声音一声声的戳在心上,困境的压制让你体会到如剧中人一样的面对生活的软弱。
背景:这部电影是导演何建军得到鹿特丹电影节的一个基金的资助拍摄而成,并在欧洲完成后期制作的。从国外电影节或电影基金获取资金支持是不少青年电影导演的基本运作方式,也是他们完成的电影无法得以审查通过并与观众见面的根本原因。
《爸爸》
出品年代:1996年
出品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
编剧:王朔、冯小刚导演:王朔
主演:冯小刚、胡晓培、徐帆
剧情:本片改编自王朔90年代早期的一部小说《我是你爸爸》。讲述了丧妻的男人马林生与他一手拉扯大的儿子之间日趋紧张的关系。这个在机关里混日子的小职员在对待儿子的时候,时而滥施暴力、时而摇尾乞怜,有时又满腔热情地和儿子称兄道弟。但最终父子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背景:《爸爸》是中国著名“痞子文学”作家王朔的电影处女作,也是他迄今为止惟一的一部电影作品。这部影片据说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关系进行了一些隐晦的讥讽,因此从来就没有在国内公映。富有戏剧性的是2000年的瑞士洛加诺电影节将本片评选为当年的最佳影片,票友导演王朔也许并不因此有太多的兴奋感:本片的公映为此又遥遥无期了。(未完续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