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视百科 >>经验之谈 >> 摄像机上的声音控制
详细内容

摄像机上的声音控制

时间:2016-11-18     作者:无名氏【转载】   阅读

    随着电视节目制作质量的提高,节目的声音录制要求也越来越高,保证节目声音录制质量的第一环就是前期的声音录制,俗称同期声录音。由于目前电视摄制组的组成,习惯上没有专门负责声音的人员,所以同期声的录音水平和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和摄像对话筒的使用和声音录制程度的了解程度。


    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一段时间里前期摄制组大量需要使用无线话筒;一段时间里又大量需要强指向话筒;现在,对吊杆话筒的需求则又在不断地增加。话筒的使用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高档化,但前期的录音水平却没有明显提高。针对这一情况,我想简单介绍一下话筒的使用方法以及同期录音的基本程序,供大家参考。


    声音的同期录音,在现阶段,无论是新闻采访,还是电视专题片、纪录片(电视剧的同期录音有专门的录音师,它涉及的话筒使用和工作程序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绝大多数是记录在录像带上,所以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摄像机上与声音有关的“键”的使用,以我台新近使用的松下数字摄像机AJ-D910WAe为例。 


    1.自动电平AUTO:设置好增益的放大电路。当开启限幅器时,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开始操作,声音的录制质量由AGC电路保证,不需要人员额外操作。此方式适合于连续声音的录制。

    手动电平MAN: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声音的大小调节增益。当开启限幅器时,从峰值0ppm(相对于0dBu工作电平而言是+18dBu)下3dB电平处开始限幅。此方式对人员的要求高,声音录制质量好。 


    2.AUDIOIN:选择输入方式。FRONT档,选择摄像机头随机话筒;REAR档,选择摄像机后部两个卡侬接口CH1和CH2,REAR档范围内还有MIC/LINE两档,选择话筒/线路输入。在实际采访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电平表显示不大的声音,监听时声音失真很大,这是因为口电平太大造成的,将MIC档换成LINE档就可以解决问题。

  3.话筒供电REARMICPOWER:REARMICPOWER选择ON时,可以给摄像机后部两个卡侬接口供电,C-74、铁三角等电容话筒接入时可以不用电池。


    4.峰值电平表:数字摄录像机的音量表是峰值表,最大值是0ppm(单位显示是dB),原则上不能超过,录音的最佳范围应该在-8~-12dB。


    5.菜单MIC/AUDIO选项:可以选择随机话筒的供电、话筒的前置增益大小、是否预加重、限幅器开关、高通滤波器开关和音频测试信号等。其中打开高通滤波器时,可以去除低频噪声,在室外录制语言声特别有效,此时频响范围是200Hz~10kHz。

    摄像机录制声音好坏的判断标准是:音量表显示适中不超表,声音清晰明亮、失真小,环境声不干扰主声音。

    了解摄像机上声音键后,下面谈谈话筒。录制同期声首先要根据节目需要和场地环境情况确定使用什么话筒。下面列出同期录音时经常会用到的话筒类型,以及适用的场合,话筒的型号选择了我台现在在使用的类型。 


    强指向话筒在采访时,必须与被采访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比较适合于在嘈杂的环境中随机抓拍式的采访。比如,在街头的随机采访,由于超心形的指向性,保证了话筒正对的被采访人声音拾取的灵敏度,也有效地避开了周围的环境噪声。

 

    无线话筒的使用方便了主持人以及采访活动,特别是在人多的场合和没有办法安排采访环境的情况下。主持人和被采访人的自由度加大了。手持无线话筒可以用于主持人录音,还可用于采访录音(主持录音是指单个人录音,采访是指两人或多人录音);领夹式无线话筒外形较小,灵敏度较低,适合于嘈杂环境中的主持人录音,如果是采访录音就需要两个或多个领夹式无线话筒,但在没有调音台的情况下摄像机只能用两个话筒。领夹式无线话筒“解放”了主持人的双手,特别适合于现场商品、事物的介绍和动作丰富的主持人。

什么是同期声?在电视界有不同的理解。一般来说,记者在现场录制画面时同时录下的各种声音,就是电视新闻的同期声。这里的声音包括记者出镜解说、新闻人物语言、环境背景声、现场声响效果等,它能真实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和现场氛围。作为新闻事实一部分的同期声,正是因其在烘托节目主题、渲染现场气氛、展示人物个性等方面能够发挥着画面无法替代的作用,给人以强烈的现场参与感、感染力和说服力,而凸显其独特的魅力。具体说来,同期声在电视新闻中有如下作用。

  首先,借助同期声可以增加新闻的真实感,打动观众。在《反季蔬菜进京》这篇稿件中,记者使用了一段经销商刘平的同期声:“湾甸乡群众种植的西红柿、辣子、苦瓜等反季蔬菜,80%的都是销往北京、重庆、成都等省外大城市。”这段同期声推出后,顿时打消了观众心中对湾甸蔬菜还能卖到首都北京的疑虑,因为,对于观众来说,外地经销商的话是毋庸置疑的,有力的证明了“湾甸反季蔬菜进京”这一新闻主题。

  其次,同期声的正确运用还可以营造出浓厚的现场氛围,使新闻事件真实再现,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强烈的参与感。在《昌宁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特大贩毒案》中,警员相互间小声地用对讲机通话、发现目标后各种命令的下达声、追歼毒贩时的脚步声交融在一起,惊险的捕歼画面如果没有这紧张的现场同期声的配合,是营造不出这么强的现场气氛的。通过使用这段同期声给人以完整的事实感、全面的现场感和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使新闻事件具有了无可比拟的感染力。这样的同期声在文艺类新闻节目中运用尤为广泛。

  再次,许多实地拍摄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画面不易于表现,这时的同期声就会弥补画面不足,在节目的立意、表现中占主导地位。这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突发性事件新闻、总结性和成就性报道。因为当第一时间的事件画面没有记录下来时,运用当事人的同期声叙述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另外,优美的现场同期声,还可以使电视作品整体结构自然、和谐、流畅;简明扼要的同期声还可以增大信息含量,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效能。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高质量的电视作品离不开灵活运用的同期声,但若一味强调同期声的作用,则会适得其反,应用同期声也有讲究。

  首先,同期声的运用要针对具体情况,要有目的性,不可盲目乱用。使用同期声要从整个作品的内容需要出发,把真实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考虑,仔细选择,切忌杂乱,像动态性的消息、人物专题等,附加了同期声则会使事件更丰厚翔实,人物更生动可亲。但对于一些风格庄严的新闻作品来说,如果加上一些环境背景声,往往容易使节目嘈杂无序、喧宾夺主。从而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削弱了对新闻主题的表现力。  

  其次,在同期声的运用上,要简明扼要,力戒冗长呆板。与画面的剪辑节奏相类似,声音的剪辑也应当是有节奏的。这种节奏是指同期语言声、同期效果声、解说声、音乐声等的交替出现和综合运用。就某一段同期声而言,一般不宜过长,否则会造成节奏的拖沓。从人们的听觉感受来说,过长的同期声容易使人感到单调疲劳。同期声需要紧紧围绕节目主题之所需进行取舍,要用最真实可信、最富感染力和引导作用的同期声去丰富节目的内涵,以期收到最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还有一些同期声纯粹是摄制人员导演出来的,这样的同期声用之有百害而无一利。总之,同期声只有与画面相匹配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单靠同期声去支撑电视作品,充其量只不过是配了画面的广播而已。

  能否录制到优质的同期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节目的成败。特别应当引起注意的是,摄像机的录音系统与人的耳朵有一定差别,在具体采集同期声时,我们应当学会用话筒聆听现场的声音。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掌握话筒的使用技巧。要根据声源的频率响应带宽和创作要求选择合适的话筒。录制乐器声音时,应选用频带宽的带式话筒或电容式话筒;录制人的谈话声时,佩戴式或台式的动圈式话筒就可以了;录制大型集会、体育比赛,则应选用耐用、灵敏度高、指向性强的动圈式话筒。其次,将话筒放在合适的位置。声音,尤其是高频声,通过空气时,其响度锐减,所以,安放话筒时,一是确定距离,二是确定方向,确保声源传出的声音都在话筒的拾音范围内,降低声音的损耗。其次是室内录音时,要尽力避免反射的声音进入话筒。声音是沿直线传播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如果声源发出的声音与反射声同时进入话筒,录制的声音就含混不清。在这种条件下录音,就要选择合适的位置,使话筒和声源躲开大面积的反射平面,或者在声源的周围挂一些布幕,减弱声音的反射。再次要避免人为噪音。摄像机固定在某一点拍摄时,为了录到优质的同期声,也应把话筒从摄像机上取下,接上加长线,手持话筒或使用吊杆话筒录音。但是,手持话筒录音时,切忌手与话筒防风罩摩擦,也不要快速抽拉话筒线。最后外景录音时,注意防风。空旷的田野里不易觉察的风声常给后期制作造成很大的麻烦,因为耳朵对风声的敏感程度远远低于话筒,即使话筒上装有性能优越的防风罩,也很难避免风打话筒产生的噪音。所以,应仔细观察风向并利用现场的各种工具,如草帽、雨伞等屏蔽遮风进行录音。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02983456614
15829721548
18049429172
- 工作室主
- 片场总监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关注老虎庙纪录片官网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