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的金属》是金华青历时3年完成的纪录片。二十多年前,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废金属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东部小镇──峰江。来自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五万多民工组成了拆解大军,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处理每年近二百万吨的废金属。本片跟踪拆解民工老张和秋霞一家的故事,了解他们艰苦而危险的工作和不幸的遭遇。
2010 第7届首尔绿色国际电影节最佳长片奖
2010 第12届巴西国际环境电影节FICA最高奖
2007年春,金华青带着向朋友借的DV机,开始辗转河南、安徽、浙江各地拍摄关于废旧金属拆解工人的纪录片。该片的摄制组人员是金华青临时召集的DV爱好者,而且频繁换人。该片的拍摄周期长达3年,在拍摄过程中,好几次好由于筹不到拍摄资金,而险些放弃拍摄[3] 。该片的制作费用花费了3万元,拍摄器材都是借的,金华青自己既是导演也是摄像师。因为机器要靠借的,所以前前后后换了三种型号的摄像机,这也导致影片的光影效果前后有些不一致